查看原文
其他

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附:董作宾墓碑铭)

安英昭 陈小愿 文化影响力 2022-03-29

董作宾墓

董作宾(1895年-1963年),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1923年-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1899年,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了殷墟甲骨文;120年后的今天,这一“汉字源头”成为联结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研究领域。

2017年,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发掘、研究历经两个甲子,虽经战火亦未中断,两岸多位学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文物陈列馆主任黄铭崇近日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岸甲骨文研究领域的交流一直在进行,目前大陆研究甲骨的学者学生很多,甲骨学已属显学,台湾专门研究甲骨的学者虽不多但各有建树,两岸可相互学习,实现互补。

甲骨学界的高峰,一般认为是“四堂五老”。“四堂”代指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和王国维(观堂)四位早期甲骨学大家。其中,董作宾在1928年至1937年间,主持或参加了安阳殷墟15次发掘中的前7次和第9次,并于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成为甲骨断代学奠基之作。郭沫若亦曾公开表示,“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的董作宾墓园凭吊。墓园为传统中式风格,主碑前立有两座小石碑,一座刻以董作宾画像,一座则是其生前书写的甲骨文书法“依礼义为安宅,弃名利如土苴”。墓碑正后方,有蒋介石所书“绩学贻徽”四字挽额以及台静农所撰人物生平,旁侧还有一尊青铜色的董作宾石像。

由墓园西行不到一千米,是董作宾生前供职超过三十年的“中研院”史语所。1986年,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落成,当初由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等人带往台湾的3万多片甲骨中有逾2.5万片收藏于此。

馆中一隅正在举办“雷电八风——甲骨文天气预测特展”,目前全世界仅存两件的带刻辞鹿头骨之一赫然在列。2013年至今,陈列馆已陆续举办“凿破鸿蒙——纪念董作宾逝世五十周年特展”“甲骨明星展”等多个甲骨文主题展览,数十件甲骨精品向公众展示。

黄铭崇认为,通过开放展览,可以培养民众的兴趣、提高年轻学生学者研究甲骨文的热情,未来还将继续以不同主题展出馆藏甲骨,并配合青铜器、石雕等,加深参观者对殷墟的整体印象。

两年前,一场名为“民国大家的身影”特展在台北举行。策展人黄华安父子往返两岸多地1.5万余公里,搜集大量资料,重现了包括董作宾在内11位“民国大家”的两岸遗迹。

黄华安对中新社记者说,董作宾曾在战乱中耗费十年心血,完成著作《殷历谱》,胡适称赞其“真可以说是做到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境界”。史语所在四川李庄时期,董作宾常因庶务问题和傅斯年大吵,但都是白天拍桌子瞪眼,晚上彻夜长谈。正是通过这些故事,展览得以向公众再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甲骨学大师董作宾。

谈及甲骨文研究的前景,黄铭崇说,推动甲骨学研究和把甲骨文当做一种研究材料是不同概念,如果能建立一个甲骨文资料库和研究平台,开放给包括古文字、跨文化、世界语言等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共用,将更有助于甲骨文研究的发展。甲骨文研究的未来,仍需要两岸共同努力。

附:

绩学贻徽(蒋 中 正 题)


故中央研究院院士董作宾先生墓碑铭

董作宾先生,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县人也。幼颖异力学,毕业于县立师范讲习所。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习甲骨文。历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中州大学讲师,广州中山大学副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处成立于广州,先生任编辑员。自后历次田野考古工作,先生无役不与。应聘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由美返国,随史语所迁台,并应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聘。故所长傅孟真斯年先生逝世,先生继任为史语所所长。美国东方学会选为荣誉会员。赴韩国汉城讲学,韩城大学研究院授以文学博士学位。以疾辞所长职。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暨大学荣誉教授。阅三年返台,任史语所甲骨文研究室主任,,台湾大学推选为甲骨学研究讲座教授,体尚高明。虽出身闤闠之间,而亢希迈望,思崇儒业,。既入中央研究院参加古迹调查,并频岁发掘工作,贡献良钜。至其卜辞研究之造诣,妙综精裁,心光独照,渺尔寡俦;若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若殷历譜之作诸多发明,盖之公认为划时代之进步。他所撰述亦二百余篇部,二百余万言,并已行世。享寿六十又九。以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生(西历1895年3月20日),民国五十二年11月23日卒。哲人遽萎,总统嘉悼;孺子仕夫,咸怀仓惶。遂乃追述景行。勒石墓表,系之以铭,其辞曰:
    懿维先生  儒林耆硕  学探本原  志穷渊赜  冥心独造  著书满家
    纷纶炳炜  蔚为国华  畴昔殷墟  甲骨遗宝  先生创通  爰始爰肇
    精微天算  乃谱历年  发凡断代  昭晰鸿篇  实至名归  腾声遐外
    大邦有行  教施无类  飘零台海  九域洪涛  斯文未坠  葆我后凋
    真素好修  谦谦君子  如何奄至  随尘永逝  令闻丕显  德音不忘
    凄其芸馆  寂寞重冈  载摛光熠  视兹镌铭  千龄万祀  怊怅清馨

        后学  陈  槃  敬撰      同学弟  台静农  敬书
        中华民国五十三年九月吉日

来源:文章来自“中新网”,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桐柏山白云禅系,开山仅235年,如此厉害!
南阳董作宾主持安阳殷墟首次发掘
南阳考古学家徐旭生发现了“最早的中国”!
南阳内乡县衙形象宣传片,赵忠祥配音,没去过的先看看
南阳带“营”字的村,暗藏着怎样的历史?
李贤,明清以来南阳最大的官
南阳乡音,多么熟悉的声音
西汉两司马, 南阳一卧龙!
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
南阳方言不土气,抠掐明白很有趣
好文,请点这里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